報表試讀
點擊畫面資訊,瞭解更多細節!
主动
被动
次级团体

学生社交状况

王聪明

(清寒)

社交倾向 : 欢迎
次级团体 : A
ISSS : 0.575
社会影响 : 1.34
喜欢人数 : 10
被喜次数 : 9
互喜人数 : 9
拒绝人数 : 3
被拒次数 : 1
互拒人数 : 1
能帮助他的同学 : 陈宜静
被动喜欢列表
2 号
陈宜静
mono_like
很聪明
主动拒绝列表
被动拒绝列表
15 号
柯小夫
mono_dislike
mono_disliked
不听话

次级团体明细

次级团体 A

( 领袖 : 叶大雄 )

成员数 : 8
种类 : 开放
內聚力 : 0.123
亲和力 : 0.544
团员被喜 : 35
团员被拒 : 14
团内互喜 : 14
团内互拒 : 4
仰慕者 : 3
逃逸者 : 2
社交状况明细图:
点击报表内任一人名,皆会出现该人名所属之个人状况明细图,藉由这个画面可以了解该生的社交倾向丶次级团体编号丶ISSS值丶社会影响力丶喜拒次数等个人资讯。 欲了解各项目详细内容,请直接点击上方范例。
内聚力与亲和力:
内聚力: 团体内聚力通常为正值,最大为1,数值越大代表成员间的关系越密切,但相对的团体也较封闭。

亲和力: 团体亲和力的平均值为0,若数值为正,则数值越大,代表该团体对非成员越有吸引力;若数值为负,则数值越大,就代表该团体整体越受他人排斥,需要特别注意。
仰慕与逃逸者:
次集团体的逃逸者通常喜欢团体外成员的次数较多,逃逸者越多,则该团体的内聚力也越小,当要辅导亲和力较低的负向团体,例如一个有霸凌倾向的小团体时,逃逸者通常会是辅导老师能优先辅导的对象,甚至以之为突破口,帮助整个次级团体。

仰慕者是指该团体外的学生喜欢团体内的成员,但并未构成互喜关系,通常位於次级团体的边缘,被仰慕的对象可於该仰慕者的喜拒关系中找出。当仰慕者的社交倾向为被忽视时,辅导其与正向团体互动将会有助於其社交能力的培养,也能减缓其忧郁情结;但若其仰慕的次级团体为一受大家排斥的负向团体时,老师就要多加注意,避免不良的影响。
团体开放性:
分为开放性与封闭性两种情况,封闭性的次级团体是指所有该次级团体成员的喜欢对象皆是团体成员,其馀皆为开放性团体,因此封闭性团体的亲和力指数通常较低。

当班级内的封闭团体太多,代表班级内派系林立,整体气氛不够融洽,甚至会因此产生冲突,老师可以藉由一些班级活动或是专业辅导的帮助来改善这个情况,例如以仰慕者或逃逸者为突破口。
次级团体图:
以团体核心为中心,往外排列,距离越远代表越远离核心,方型代表男性丶圆形代表女性,而中间的颜色代表其相对应的社交倾向,两者之间的线段代表两人的喜拒关系为互相喜欢。

老师可以藉由次级团体图表看见团体整体的成员,也能看出团员间的喜拒状况,甚至找出潜在的逃逸者,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辅导活动。
次级团体明细:
次级团体为互喜学生的集合,点击学生报表中的次级团体团号,即可到达该次级团体明细页面,会显示该次级团体的性质丶内聚力丶团体核心丶喜拒状况丶仰慕者以及逃逸者。通常一个班级不只有一个次级团体,有时甚至会有两个较大的次级团体分庭抗礼,也会同时存在数个较小的次级团体。一个班级不过数十人,但彼此之间分分合合丶明争暗斗的情况却并不罕见。了解班级内次级团体的组合将能有效帮助老师进行班级经营,或是特殊辅导的加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是不良的人格发展。
团体核心:
次级团体核心通常与团体内部成员的互喜关系较高,也是团体内的意见领袖。有时候团体核心会有不只一个,甚至在较小的次级团体中会出现全部人都是核心的情况,这代表该次级团体的内聚力较强,成员间彼此相依为命。 从团体核心开始进行辅导,通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会在图表中特别标示出来。
团体喜拒次数:
团体内成员对於团体内或外成员的喜拒次数,大致上的概念与个人喜拒次数相同,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数值的内容也会反映在内聚力以及亲和力两个数值身上,因此仅供参考。
Student Guide
Student Guide Content
ISSS值:
ISSS值最高为1,最低为-1,主要在强调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反映的不只是受同侪欢迎的程度,还有互相喜欢且深交的朋友数。因此如果一个学生受很多人喜欢,也喜欢这些喜欢他的人,就会具有较高的ISSS值。
喜拒次数:
完整统计该生在问卷上所得到或作出的喜拒次数,其中以互喜丶被拒次数为重点。互喜次数越低代表拥有的友谊越少,被拒次数越高代表其社交状况的问题较严重,喜拒次数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量,主要以班级内的平均数为主,因此也须考虑到其他人的喜拒情况才能理解正确的资讯。
喜拒列表:
喜拒列表会列出学生在问卷上所填写的答案,主动代表该生对其他学生的看法,通常会反映出该生的价值观以及向往的特质;被动代表其他学生对该生的看法,反映出该生的优点或是尚待改善的缺点。
团号
yellow
座号
姓名
mono_like
理由
由左至右分别为该学生的次级团体团号丶社交倾向的代表色丶座号丶姓名丶两人的社交关系丶理由。
详细的两人社交关系图如下:
mono_like
单向喜欢
mono_dislike
单向拒绝
mutual_like
互相喜欢
mutual_dislike
互相拒绝
like_you_but_you_dislike_me
矛盾关系
社会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是由学生的「被喜」丶「被拒」次数加权後所得,社会影响力越高的学生代表其在班上的分量或影响力越大,这种影响力可能是正面(受欢迎)的,也可能是负面(被拒绝)的,也可能是受争议的。例如该生请假或是出公差,突然不在教室时,班上气氛会随之改变,反之亦然。 社会影响力高的学生通常是班上的意见领袖,老师可以有效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以及人际网络进行班级经营以及辅导教育,例如推行政策或是照顾同学等。
社交倾向
社交倾向是由美国学者Coie和Dodge(1988)发展的社会地位分类方法延伸出来的计算方式,主要利用公式找出学生在班级上的影响力,并与被拒绝次数加权计算,产生出结果。透过这套系统我们会将学生分为五种社交倾向,分别以不同的颜色作代表。
left 欢迎
明星倾向的学生通常具有受欢迎丶友善等特质,但其实并不表示没有社交上的困扰。例如委曲求全式的受欢迎,或是外表欢乐,内心却孤独的表演型人格,这些内心的挣扎,也亟需老师的注意与辅导。其互喜次数若是偏低,代表虽然具备好的社交技巧,但其实并不拥有真切的友谊,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left 拒绝
具有被拒绝倾向的学生通常是老师眼中的头痛人物,也是需要辅导的对象,但其实这些明显的问题,也相对容易得到重视以及辅导资源,而藉由社交测量的报表,将可以帮助老师将问题呈现的更清楚,并且从新的角度找到辅导的突破口,例如能帮助他的同学。
left 忽视
一般建议老师多将目光放在具有被忽视特质的学生身上,他们通常较为安静丶乖巧,但容易被同侪忽视的孩子,也容易被老师忽视,因为他们不太容易表达意见,也不太惹事,但若其内在需求长期被忽略,也许日後会闹出心理疾病或危害社会等问题。建议老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上多给予其表现的机会,以建立自信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left 争议
受争议的学生虽然在班级内是少数,但通常比受拒绝的学生更令老师头痛,可能是欺善怕恶的领袖,也可能是具有旺盛正义感的领袖,也可能是人格不统整的前兆,这类学生问题不好处理,老师了解问题的原因後,可以施以同理心训练,也可赋予照顾其他同学的责任,帮助其改善。
left 普通
社交能力普通的学生通常占班级的多数,建议老师可以观查喜拒理由,以及学生的状况,辅导特质较活泼丶外向的学生,加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将有提升班级整体和谐气氛的效果。
可以帮助他的同学:
可以帮助他的同学通常是该学生所喜欢,或是不排斥的同学,较不易排斥他人,有较高的ISSS值。老师可以善用这个资讯进行辅导,或是座位的安排,可以有效降低班级内的冲突,并且降低辅导的难易度。